新闻动态
您的位置: 首页 >新闻动态>医院新闻>详细内容

精准“透视”心脏微循环!我院核医学科与 心血管内科成功完成首例心肌灌注显像检查

来源:核医学科 发布时间:2025-07-11 18:57:29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近日,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(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)核医学科与心血管内科强强联手,成功完成了巴南区首例心肌灌注显像(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, MPI)联合心肌血流定量分析检查!这不仅是我院在心血管疾病无创精准诊断领域的重大突破,更填补了全区心肌血流定量技术的空白,为冠心病等患者带来了更可靠、高效的诊断利器,助力临床决策优化。

1ae91d8b3d9941c5ac2d42ae7387b614.png

图1 :核医学科工作人员为患者进行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前准备。

96bb2ce12f9b4b8a863f95936cd7825a.png

图2:一位82岁男性患者前降支闭塞支架植入术后1+年,胸闷、心悸、心累8天,心肌灌注显像示静息与负荷态下心尖部放射性缺损,提示心肌梗死。

a92c7ef0d8f043a49ad2fbe1ef158aa7.png

图3:该患者心肌血流定量分析提示血流储备重度异常,血流容量提示前间壁、心尖部心肌缺血伴随心肌梗死。

聚焦核心:心肌核素显像—洞察心脏健康的“金钥匙”

心肌灌注显像是国际公认的、评估心肌血流灌注和心肌细胞活性的核心无创影像学技术,核心价值在于直观反映心肌组织的血流灌注与代谢功能状态,是功能学评估的“金标准”之一。其独特价值在于:

精准评估心肌缺血:通过静脉注射微量放射性核素示踪剂(如锝-99m标记化合物),利用SPECT/CT设备成像,可直观显示心肌各区域的血流分布情况,精准定位心肌缺血的部位、范围和严重程度,为冠心病诊断提供关键依据。

评估冠心病治疗效果:可用于评估药物治疗、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后的心肌血流改善情况,客观评价疗效,实现疗效量化跟踪,协助个性化调整方案。

风险分层与预后判断:心肌显像结果对患者未来发生心脏事件(如心肌梗死、心源性死亡)的风险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,有助于医生制定更个体化的管理策略。

技术亮点:心肌血流定量分析处理—心脏微血管疾病精准诊断的“智慧引擎”

本次首例检查的成功,不仅依赖于先进的SPECT/CT设备和核医学科团队的精准操作,更得益于我们采用了先进的MyoFlowQ专业心肌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。该软件在本次检查中展现了强大的处理与分析能力:

精准定量分析:提供标准化、自动化定量分析工具,它不仅能做传统的相对定量(靶心图比较),更能精确计算出各心肌节段甚至整体的心肌血流定量(MBF)、心肌血流储备(MFR)及血流容量(CFC)。

智能图像处理与优化:强大的图像重建与处理算法,有效抑制噪声、提高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,即使在低计数或体型特殊患者中也能获得更清晰、诊断信心更高的图像。

高效智能的工作流程:软件设计贴合临床流程,自动化程度高,显著提升了后处理效率,缩短了患者等待报告的时间,为科室未来发展奠定技术基础。

临床意义:多学科协作,开启“微血管诊疗”新篇章

首例心肌灌注显像的成功开展,得益于核医学科与心血管内科的紧密协作,从精准的病例筛选、临床需求的提出,到检查过程中的密切配合与结果解读的深入交流,都充分体现了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多学科诊疗一体化(MDT)模式的巨大优势。完善了心血管疾病在我院的整体式诊疗链条,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强大的诊断武器,同时也为“造影正常”的胸痛患者带来了明确的血流定量诊断信息,助力精准医疗,优化患者治疗方案。

核医学科全体成员将以此次技术突破为契机,持续精进技术,不断探索新技术、新项目,充分发挥我院多学科诊疗一体化(MDT)的合力优势,致力于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更优质、更全面的核医学诊疗服务,共同为守护患者心脏健康!

 

投稿:核医学科 冉林浩

编辑:宣传科

美编:宣传科

初审:核医学科、宣传科

审核:朱渝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