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简介
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(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)位于千年历史名邑巴县(今巴南),是一所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。医院始建于1940年,2020年整体迁建龙洲湾新区,晋级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,2022年成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。
医院获批国家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、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四级单位、重庆市“智慧医院”(四级)示范建设单位、重庆市“美丽医院”示范建设单位、重庆市互联网医院、重庆市临床研究中心、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、重庆市科普基地。
院区占地150亩,总建筑面积23.13万平方米,设有开放床位1200张。配置有标准化洁净手术室、重症监护病房(ICU)、中心实验室、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等核心医疗单元;配备有医用直线加速器、多排螺旋CT、3.0T磁共振成像系统、高能聚值超声肿瘤治疗系统、SPECT/CT、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和准分子激光系统、全自动生化流水线、口腔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等先进医学设备300余台套。
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605人,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31人,其中高级职称212人(正高50人,副高162人),博士、硕士研究生学历372人(博士28人),博士、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。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、重庆市名中医、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、重庆市区县医疗卫生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国家级、市、区级人才50余人。有国家级专业委员会委员72人次,市级专业委员会主委(副主委)36人次,4人担任国家核心期刊常务编委。
现有临床医技科室50个,其中,重庆市重点学科1个(神经内科),重庆市中西医协同“旗舰”科室1个(中医老年病科),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10个(妇产科、骨科、心血管内科、感染科、神经外科、神经内科、内分泌科、中医老年病科、中医皮肤科、临床护理),重庆市特色医疗专科4个(脑血管病科、耳鼻喉科、中医风湿科、手足外科)。其中,妇产科、骨科、心血管内科、神经内科的服务能力、技术水平已在区域内形成明显优势。建成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、综合防治卒中中心、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、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、咯血中心等急诊急救六大中心。医院锚定医疗领域的科技前沿,开展机器人辅助膝关节置换术、介入下主动脉瓣置换术、骶神经刺激电极置入术等技术弥补区域技术空白。
近年来,医院科研教学发展取得长足进步。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,获国家级、省市级科研立项104项,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4项、出版著作40部;立项新技术新项目492项。药物临床试验成功备案Ⅰ期到Ⅳ期(5个临床专业,23个器械专业),建成规范化临床研究病房。
“临床研究与转化实验室”获批巴南区重点实验室。获批校级教改项目7项,其中揭榜挂帅项目1项、重点项目1项,获得重庆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授牌。立项重庆医科大学“运营管理”微专业,医院教学工作在重庆医科大学新进附属医院2024年度教学考核中位列第一。落实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,现有在培全日制研究生7人、在职研究生23人。获批重庆市卫生适宜技术基层应用推广基地,立项市级推广项目3项。
医院积极践行办院公益性。迅速响应重大灾难救援,快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。全力以赴做好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、芦山地震等医疗救援任务,高效完成2020年新冠肺炎援鄂医疗救治、市级集中救治后备医院改造及2022年市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等应急任务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。“组团式”帮扶城口县人民医院,助力其建成“五大中心”,整体医疗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标准。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,组建巴南区人民医院医疗集团,按照“一院一策”实施路径,推动成员单位快速发展,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。实施“党建统领·百村振兴”战略,发挥资源人才优势,实施引擎拉动,与镇、村形成院·镇·村“三级联动”格局,引领带动结对村集体与民众实现“双增收”,村级经济收益“提标倍增”。
医院先后荣获“中国百佳医院”、“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”、“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医院”、重庆市“群众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”、重庆市“文明单位标兵”、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、重庆市抗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。
医院始终恪守“厚生、慎独、崇实、笃行”的院训,秉持“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”的核心价值观,践行“精诚巴医·止于至善”的服务理念,弘扬“敢为敢先·求精求新”的巴医精神,向着建设高质量的创新型国际一流医院的目标砥砺前进。
(2025年4月10日更新)
账号+密码登录
手机+密码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